說到台北哪間港式飲茶最經典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擁護者
但是成名已久的兄弟大飯店梅花廳 總是能夠佔有一席之地
開業至今四十多年 仍然是許多人心目中的老字號港式飲茶首選
假日總是人潮滿滿 要現場排隊才能吃到
當天是平日晚上 原本以為可以避開人潮 沒想到還是滿滿的人
幸好很快就輪到我們了~~
梅花廳位於2-3樓 從正門口走入 直接往迴旋梯走上去就可以到達
一上樓就看到一堆用餐的人真的超熱門的
用餐時段會溫馨建議各位用餐時間是 1.5小時
二樓小桌居多 三樓有包廂 我們今天是排到三樓的小桌
先附上菜單 來梅花廳港式飲茶 就是要吃小點呀~~ 可惜我們人不多 只能點少少的
所以猶豫很久哪些必吃 還要去取捨一下 (哭)
這是服務人員推薦的當日煲湯 排骨蓮藕湯 原本是想說點給兒子喝點暖胃
沒想到 有夠好喝 超級好喝 排骨燉到軟嫩 骨肉一碰分離 這是最基本的
但是這個湯底熬的也太好喝了吧 濃淡恰到好處 不油不膩 入口芬芳 真的太驚為天人了
據說是每日限量的奶油烤白菜 入口很滑嫩 香氣很足
不會像一些市面上的奶油烤白菜 奶味搶走本身的香氣 變成吃完嘴巴有奶臭味
或者白菜不夠嫩 吃起來卡喉嚨不順口 真心推一個
就是這一味 不是食物的味 而是港式飲茶的老情懷 手推車蒸籠呀~~
小時候就是喜歡看著服務人員推著手推車一桌一桌的詢問要不要吃點甚麼呀
可惜現在老一輩的服務人員比較少了 年輕的服務人員少了點親切感 推薦食物也稍嫌生硬
不過 時光就是這樣 有些東西終究還是會有點變化的
叉燒腸粉 我們比較喜歡皮薄的作法 梅花廳的腸粉皮偏厚 如果又不夠熱的話 吃起來會偏硬
腸粉的靈魂醬汁 也表現得比較普通
這一道是噗爸算是失誤點的餐點 烤乳豬 沒注意到這一盤要價480元 ....
以價位來說是屬於正常範圍 只是我們是來吃港點小點 所以點到這個算是計畫外
這一份烤乳豬分量算是ok的 不過剛好不是我們喜歡的作法 脆皮偏硬偏乾 香氣不足 不建議點
綠竹筍沙拉 竹筍很鮮嫩 單吃也有鮮甜的味道 不會有纖維粗粗的那種老筍的口感
臘味蘿蔔糕 來港式茶樓或是餐廳 怎麼能錯過必點的蘿蔔糕呢
梅花廳的臘味蘿蔔糕 有touch到我們的喜好 糕體鬆軟濕潤 邊邊不會有硬硬的角質感
即使不沾醬 單吃的鹹味也很不錯 好想再來一盤~~
中規中矩的芝麻球 裡面是豆沙餡就給讚~
因為噗噗肚子還有點餓 所以額外加點的脆皮豆腐 乍看感覺粉裹得很厚
不過一咬下去 才知道那一層其實頗為剛好 因為豆腐體很像百葉豆腐那種厚實有咬勁
配上酥酥的粉皮 口感上還滿不錯的耶
韭菜餃 這是噗媽幫愛吃韭菜的噗爸特意點的
上來的時候韭菜餃的外型真的有驚豔到 薄薄透光的餃子皮包成金元寶的外型超討喜
餡料非常飽滿 吃起來很暢快 如果韭菜能多一點就更香更好吃了
千層糕我只能說真心不賴 鬆軟糯香 餡料香甜不膩口 兩者搭配在一起 即使冷掉了 還是非常非常好吃
甜點部分除了千層糕 當然也要來一份香滑芝麻糊收尾
芝麻糊其實滿考驗火侯掌控的 一不小心 芝麻糊很容易有焦味
梅花廳的芝麻糊 有很好的表現芝麻糊的香氣跟濃稠感 口感也有滑順 讓胃有非常溫暖的感覺
礙於胃容量有限 只能先點這些來吃吃看 期待下次再來訪
兄弟大飯店梅花廳的港式飲茶 有充分保留了港式煲湯的精隨 跟 一些早期港點的特點
雖然沒有很創新的菜色 但是卻讓人吃下了懷念的老味道
加上裝潢空間充滿老年代的感覺 滿值得大家來走一走的喔
兄弟大飯店 梅花廳-粵菜飲茶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三段255號2-3樓